近几年,O2O概念从电商一路蔓延到在线教育领域,并被当下视为最靠谱、最理想的发展路径。但教育不同于买卖,无法获得一揽子的解决方案。那么,透过不同行业的O2O
实践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,在线教育与传统线下教育之间到底如何协调?
澳大利亚零售商Woolworths利用平面展板结合手机应用推出”平面超市”,即为每个产品拍照,附上二维码/条形码,供顾客扫描完成付款和购买。
2014年5月,携程在北京开出了首家旅游体验店,服务包括网络旅游互动体验、现场咨询、线下报名、送交签证材料等,还有专门的旅游顾问为旅客提供旅游建议。
2014年7月,百度数千万美元投资知名研究生考前培训机构—万学教育,而此前已投资项目均为纯线上机构。
无论是传统教育机构还是在线教育企业,要想做好O2O,应根据自身情况定制专属O2O路径。
101网校,中国第一家中小学网校,服务用户1000余万,倡导个性化互动教学,让学习更简单、更快乐。作为老牌网校,101更注重学习效果的提升和运营成本的降低,在以下各个环节都在不断的进行升级匹配。
传统机构技术和互联网基因相对缺乏,产品的诞生、设计、营销能力相对有限;纯在线教育机构则需要更多资源积累和强大的内容支持,在体验和互动上也存在一定缺憾。
教育不同于电商,产品属于一种无形的形态,无法用规格和参数来表现,不易被感知和体验,尤其在线上。因此,O2O产品的通用性很难建立,甚至需要按个性化需求定制。
引进O2O不单纯是引线上流量到线下,或将线下资源搬到线上,关键是面、线流程如何打通,让所有人为这个目标服务,同时将优质产品、资源以及服务最大化融合。
尽管人人都在谈O2O,但很少有人说得清怎么做,甚至还未理清O2O的概念。在如何针对不同教育培训行业特点,设计O2O发展路径问题上,更无法达成共识。
线上线下链接做好,更易突破教育本身的一些特性,利于提升各类教育服务及教学体验。
打破既有商业规则,建立教育O2O生态系统,需要不断试错,为之付出很高的成本。
在O2O面前,专业用户产生的内容更具消费价值,也会创造更多的机会。
企业是否需做O2O,要考量自身产品消费属性及消费情景,根据自己的节奏制定生长行径。
K12市场建立在刚需之上;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,优质资源难普及,O2O将成为不可多得的补充手段。
教育O2O是互联网打出的一张牌,这张牌让无数教育机构抓住机会,在线教育加速了改革的步伐,传统教育也正在慢慢撕开传统的标签。然而,O2O的应用存在各种前所未见的问题,相互促进、不断颠覆与守护将会是未来几年教育O2O很常见的情况。谁将成为教育O2O的真正引领者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